中醫(yī)學理論認為:通過拔罐來疏通經(jīng)絡調節(jié)內臟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,糾正內分泌紊亂狀態(tài),達到降壓效果!但應注意的是,高血壓患者不同的類型,其拔罐時選取的穴位及拔罐的方法都不一樣。
肝陽上亢型
癥狀:頭暈脹痛,面紅目赤,目脹耳鳴、急躁易怒,失眠多夢,尿黃便秘。舌紅苔黃,脈弦數(shù)有力。
拔罐取穴:肝俞、足三里、風池、心俞、承山
操作:
第一天:患者取臥位,先用三棱針點刺雙側足三里3 下,再用口徑適合的玻璃火罐拔5分鐘,再取俯臥位,用同樣的方法在雙側肝俞穴拔5 分鐘。
第二天:患者取俯臥位,用三棱針點刺雙側風池穴和雙側承山穴,點刺后用玻璃罐拔5 分鐘。每天做 1次,1 次做一組,以 10 天為一療程,交替進行。
陰虛陽亢型
癥狀:頭暈目眩,雙目干澀,五心煩熱,腰腿酸軟,口干欲飲,失眼或入睡易醒,尿黃,便干。舌紅苔少,脈弦細數(shù)。
拔罐取穴:肝俞、胃俞、心俞、三陰交
操作:患者取側臥位,用閃火法在雙側心俞穴、肝俞穴、胃俞穴拔 10 分鐘?;颊呷⊙雠P位,同前法在三陰交穴拔 10 分鐘。隔天1次,5 天為一療程。
陰陽兩虛型
癥狀:頭昏,目花,視物模糊,心悸氣短,間有面部烘熱,腰酸腿軟,四肢清冷,便溏納差,夜尿頻數(shù),遺精,陽痿。舌淡紅或淡白,質胖,脈沉細或弦細。
拔罐取穴:肝俞、胃俞、心俞、三陰交、氣海俞、足三里
操作:患者取側臥位,先用三棱針點刺同一側肝俞、胃俞、心俞、氣海俞、足三里等穴位,再用閃火法拔點刺穴位5 分鐘。患者取仰臥位,用同法刺同側三陰交穴。
第二天采用同法拔另一邊的穴位,兩側應交替進行。